谁年轻的时候都会对一些荒唐的事情着迷,比如我们对谢亚龙、南勇及一整个中国足协那庞大专业训练有素的“国奥选帅小组”的行踪的猜测。
从杜伊科维奇这个绕口却并不陌生的名字出现在与中国足球相关的新闻中的第一天开始,否认与不清楚,就成了中国足球领导层的惟一说辞。有意思的是,任何一个关于杜氏的新闻,又毫无意外地丝丝缕缕从足协的门缝里溜出来,成了全国体育新闻的头碟开胃菜。
甚至因为与杜氏瓜葛甚多的朱广沪,也早就在“下课”的传闻里沉沉浮浮过许多次了———自然而然地,又会有貌似公正的南勇站出来,正义凛然地指着我们这一干把腿跑成手腕细的足球记者的鼻梁:“你们在造谣!”
这是中国足球的通病,因为病得太久,所以无人医治也就成了潜规则———比如朱广沪明明是饭碗不保了,还把自己扮演成乖仔“听足协的”,听着申花球员“我们不需要教父”的话,还不敢怒发冲冠不敢愁眉不展。
拿肉麻当有趣,是鲁迅先生早就给国人定下的一个可怕的评价。中国足球的事还远没到肉麻的地步,种种道貌岸然的情节都说不上是何种心理指挥下的神经质行为———比如就连杜伊科维奇抵京,非要演绎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风格,从第一分钟起就让杜氏明白来中国不是执教那么简单的事情。
从量变到质变所经过的漫漫长路,在中国足协的帮助下,几乎是一夜之间满城风雨。我们必须把之间“空想”的种种看来那么不切实际的“奥运增光”计划,变成当下惟一可行的现实。当杜伊科维奇这个必须背负着“2008奥运打进前四”目标的男人,第一次出现在中国舆论面前,竟然那么惊慌失措。
于是有些既定的悲喜剧结局,在这一刻其实是可以预料到的———关于中国足球未来岁月的“亚洲杯”、“亚运会”、“中超联赛”等等这些名词,将很快变成诸如“***”、“正义”、“狂热”、“金牌球市”这些词汇一般,渐渐失去语境,并因此成为我们可以用温柔语调诉说的回忆。万众一心为了奥运当然是件好事,怕的就是除了奥运足球,中国足球再没有一件光鲜的外衣。
以铁腕姿态重新主抓中国足球国字号的南勇,在这场可笑得有点儿可怕的选帅荒诞剧里,扮演了一个连他自己都会忘了台词的第一配角。当他在24小时以内地从“我没有参与过这件事情”到“我们自始至终秉着严肃认真的态度选帅”,使他抢足了杜伊科维奇的风头,而后者显然还没有倒好时差,也没从机场追逐到酒店隐身等复杂剧情里回过神来。
然而真正的头号配角,自然也不是他———那些被球迷认为是“捕风捉影”的记者们,以及那些被记者认为是“蒙在鼓里”的球迷们,从这一刻起成为头号配角。
□孙晓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