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周前突然出了个百亿地产富豪欠税2800万元的新闻之后,笔者才第一次认真地看了“胡润富豪榜”,并记住了中国富豪们的名字。
广州市地税局日前发出今年的第2号欠税公告,将广州市截至今年上半年、欠税200万元以上的41家企业曝光。
类似的新闻其实一直不少,评论也五花八门,有指摘房地产商的,也有探寻欠税“勇士”到底是谁的。将欠税富豪指向地产商肯定得民心,但欠税显然不是地产富豪的专利,仅广州欠税200万元以上的就有41家,不敢想全国还有多少这样的豪门?
无独有偶,昨天的《上海证券报》也说了一条关于税收的新闻: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管理司某司级干部公开指出,工薪阶层中不乏高收入者,2005年全国年工资收入25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占工薪阶层纳税人数的0.48%;北京市年工资收入6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占工薪阶层纳税人数的9.52%。
税务机关“一碗水端平”的态度无可厚非,但同样是考验国家机器的工作能力,这时似乎该有个轻重缓急之分。
富豪和工薪阶层谁才是税收的监控重点?据说在世界各国,纳税的主体基本都以富人为主。《上海证券报》以美国为例说,美国政府每年的财政来源有60%是占人口少数的富人缴纳的,而在我国,2004年65%的个税却来源于工薪阶层。
抛开“均平富”的思想,把工薪阶层中占0.48%的高收入者列为重点监控的难度,会不会远比监控那些欠税百万元以上的富豪们要困难许多?而从征管效率和监控成本而言,把监控重点放在工薪阶层上也是事倍功半的事。(高翔)